资源价格改革 尿素成本增加
发布时间:2010-03-29
去年冬天,国内先后出现大范围的“煤荒”、“电荒”、“气荒”,将存在于中国能源市场体制深层次的问题进一步凸现出来,并把能源价格改革推向前台。温家宝总理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今年将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随着化肥市场化进程加快,国家对化肥企业的各项优惠政策正在逐步取消。自2007年以来,煤炭、电力、运输等费用都在明显上升,尿素成本大幅度增加,这是促进氮肥市场价格上涨的重要因素之一。
解读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就是合理地调整和改革国内煤炭、石油、电力、水等重要资源的价格形成机制,以促进资源的节约和合理利用,其最终目标就是建立反映市场供求状况和资源稀缺程度的价格形成机制。
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的重点,应放在逐步理顺和完善资源性产品和要素价格形成机制上,同时,要重视资源价格改革所带来的影响,兼顾各方面的利益。作为产品生产基础性原料的资源,天然气、电力、煤炭等在产品生产体系中处于产业链的上游环节,是生产和制造的基础性资源。资源、能源价格与化肥生产密切相关。天然气市场过度开发以及冬季取暖用气的紧张造成化肥用气供应的无保障;市场煤价的居高不下以及近期电价的两次调整,提高了化肥生产成本,并已对化肥生产、经营造成了很大影响。因此,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要考虑对化肥生产成本的影响,尤其要考虑广大农民对化肥这一基本生产资料价格的承受能力。
业内人士认为,目前中国资源价格进行全面市场化改革的经济和社会条件还未成熟,不宜全面铺开、急速推进。目前资源性产品价格不合理,是由旧的价格体制造成的,一旦资源性产品价格提高,在农产品价格和种粮补贴没有完全跟进的情况下,作为最终消费者农民的种田成本势必提高,将会直接影响种田农民的利益和种粮积极性。再有,资源价格市场化改革不仅要进行资源消费终端的市场化改革,还要进行破除前端垄断的改革。资源价格市场化改革不能让资源提价的全部或大部分收益由垄断企业和利益集团获得,成本则完全由消费者和下游行业来承担。
自2007年以来,由于煤炭、天然气、电力和运输费用的大幅上涨,已导致煤头装置企业吨尿素成本上升380元以上,气头装置企业吨尿素成本上升150元以上。2010年随着天然气价格、煤炭价格的上涨预期,尿素成本上涨的压力将进一步增大。因此,2010年尿素价格不应该进入下降通道,否则企业仍会像2009年一样亏本经营,这不利于氮肥工业的良性发展,最终损害三农利益。建议国家加大农资直补、适时提高粮食价格,增强农民对肥价上涨的承受能力,实现煤炭(天然气)—化肥—农业产业链的平衡发展。
来源:中华商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