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肥:粮食稳产增产的重要支撑
发布时间:2011-04-09
中国是世界人口大国,中国粮食的丰收,不仅关乎百姓的肚子、农民的生计,更联系着工业和服务业发展的初级成本,甚至世界粮食贸易。如何在拥有2/3 中低产田的耕地上生产出更多的粮食,以养活更多的中国人?中国化肥工业正是为了解答这一问题而发展壮大,成为中国粮食稳产增产的重要支撑。
化肥增产我们急需的粮食
回顾近10年中国农用化肥消费与粮食产量关系可以发现,从2001年到2010年中国化肥年均消费量达到4863万吨(折纯100%,下同),年均增长率达到3.0%,而中国粮食的产量则从45264万吨增长至54641万吨,年均增长率达到2.1%。研究数据表明,中国化肥施用对粮食的贡献率保持在 40%以上,施用化肥可提高水稻、玉米、棉花单产40%~50%,提高小麦、油菜等越冬作物单产50%~60%,提高大豆单产近20%。
近10年中国粮食产量与化肥消费一次线性相关系数达到0.93,这从另一方面证明了化肥是粮食安全的基本物质保障。
化肥改善人民的营养水平
过去10年,中国农业共消费了4.86亿吨化肥,生产了5.13亿吨化肥。充足的化肥供应不仅保证了国家粮食安全和社会稳定,更间接改善了我国人民的营养水平。粮食的持续增产和稳产,使得有多余的粮食用于养殖畜禽,有多余的耕地种植蔬菜和水果。
2010年我国肉、蛋、奶以及水果和蔬菜的产量分别达到7925万吨、2765万吨、3570万吨、20756.5万吨和64813.9万吨,人均占有量分别达到了59.1千克、20千克、26.6千克、154.8千克、483.3千克,分别是2001年的1.23倍、1.19倍、3.31倍、 1.46倍和1.27倍。肉、蛋、奶、蔬菜和水果人均占有量的不断提高,让我国人民营养更加均衡,身体素质更好。
国外研究资料表明,化肥施用提供了人类需要氮素的40%,而在中国这一比例高达54%。传统农业中,如果依靠生物固氮,每公顷土地只能提供200千克蛋白质,养活6~7个素食者;相反,发达国家施用化肥的现代农业每公顷能够生产600~800千克蛋白质养活20~30个人。虽然我国粮食单产水平较低,但在充分补给化肥以后,每公顷蛋白质产量能够达到440~619千克,如果考虑多季复种,那么我国耕地全年蛋白质产量远高于发达国家水平。这也是我国近些年在保证粮食生产的同时,又能使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重要原因。
化肥让农民享受增收喜悦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从2001年到2008年,我国农业氮肥、磷肥、钾肥、复合肥年均消费分别达到2223.1万吨,741.8万吨,475.7万吨、1267.3万吨。从1998年到2006年,每千克化肥所生产粮食一直保持在17~19千克之间。
对比“十一五”前后,2006年粮食产量49804万吨,2010年为54641万吨,增加4837万吨,如果按照40%贡献估算,那么化肥增产粮食 1934.8万吨。按照当前粮食均价2.4元/千克估算,由于化肥施用,“十一五”期间农民单种粮一项收入就增加464.35亿元。随着国家农业税的取消、惠农补贴和粮食价格不断提高,农民种粮的热情更加高涨,这也使粮食主产区和西部贫困地区的农户能够有更多的资金购买和使用化肥,享受化肥增收带来的喜悦。
化肥产业面临机遇与挑战
人口的增多、耕地面积和质量的下降、水资源的匮乏以及环境压力的增大,不仅挑战中国的农业,更牵动着化肥工业的发展。国家刚刚颁布的“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要稳定粮食播种面积,优化品种结构、提高单产和品质,广泛开展高产创建活动,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达到5.4万亿斤以上。为此国家还提出了新增 1000亿斤粮食规划,希望通过开展高产创建,在粮食主产区寻求粮食增产的可能。
“十一五”期间,我国已经成为化肥生产大国,2010年中国氮肥、磷肥、钾肥产量分别为4303.4万吨、1723.3万吨和376.0万吨,其中氮肥和磷肥自给有余还有少量出口,而钾肥自给率也从80%进口到50%自给,化肥工业圆满完成了“十一五”发展目标,保障力和竞争力稳步提升。今年两会期间,农业部副部长危朝安曾表示,化肥生产这些年在我国发展得很快,为我国农业的发展、农民的增收,特别是粮食的增产,作出了重要的贡献。未来粮食要增产,农业要发展,对化肥的依赖程度会越来越高。
不过,虽然化肥发展的机遇已经摆我们面前,但氮肥和磷肥仍面对着产能过剩和产业链不平衡制约,上游煤炭、天然气、硫黄、磷矿等资源性产品,下游是购买力不足的农民,如何在“十二五”期间适应国家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加快结构调整步伐,突出重围,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农民持续丰收继续作贡献,也许是化肥工业面临的严峻挑战。
(来源:中国农资网)